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研究

2022年1月广西数字经济运行述评 ——基于数字经济指数模型下的大数据分析报告

2022-03-10 17:00     来源:大数据发展课题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根据财新智库相关数字经济指数模型,采集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22年1月,我区数字经济指数高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看,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区数字经济指数前高后低。2021年下半年以来略有回落,累计呈现总体同比下降的态势。

一、全国数字经济指数略微下降

2022年1月,我国数字经济指数为421,环比下降3.2%。1月数字经济指数的下降主要由于溢出指数的下降,产业指数、溢出指数、融合指数和基础指数分别为276、29、261、52,环比分别变动-11.2%、-39.0%、2.9%、8.1%,对总指数贡献分别为-0.9%、-2.8%、0.1%和0.4%。1月,数字经济指数前五名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指数分别为1184、983、981、957、949。与12月相比,第一梯队省份基本一致,持续领跑全国数字经济指数,全国共10个省(区、市)排名前移,广西也在其中。从数字经济产业和融合领域注册资本比重变化图(图1)可以看出,数字经济融合领域注册资本比重自2019年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整体占比从2019年的4.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1%左右,比重提高了约3倍。相对的,数字经济产业比重则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下降。整体而言,2022年1月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投入下降,数字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融合速度略有上升,数字经济对其他产业的溢出作用下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入上升。

图1 2019年-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和融合领域注册资本占比变化


二、我区数字经济指数连续两月高于全国水平

与2021年12月运行趋势一致,2022年1月,我区数字经济指数为431.15,较全国高出10.15(图2),我区数字经济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全国水平;环比下降2.86%,位居全国第21,比上月前移2位,比上年同期后退5位。产业指数、融合指数、溢出指数和基础指数分别为0.83、42.62、5.24、0.79(图3),环比变动-15.13%、4.14%、16.19%、-0.95%,产业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率达到25.28%,经济指数模型中各主要领域与上月相比总体呈有增有减趋势。从二级指标看,溢出指数的两个主要指标均实现环比正增长,制造业溢出和其他行业溢出分别增长19.14%和36.39%;融合指数中的金融科技上涨幅度较大,环比增长162.67%;产业指数中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环比分别下降24.41%和17.33%,成为产业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图2 2021年1月-2022年1月广西与全国数字经济指数变动趋势



图3 2021年1月-2022年1月广西数字经济指数一级指标情况

结合互联网数据综合分析,本期一级指数有增有减,其主要原因有: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产业指数呈下降趋势。受国际贸易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企业生产大幅下滑,我区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放缓。2021年1-12月,我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4.8%。按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测算,2021年我国电信业综合价格比上年下降13.6%,电信业综合价格持续下降。受全国环境的影响,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有所放缓。二是数字技术不断普及,数字经济溢出价值逐渐凸显。近年来,我区传统优势产业越来越注重借助数字技术,在变中求新,变中求效。在农业领域,桂品会智能供应链平台聚焦广西优势农特产品,为供给端、渠道端搭建了数字化产销对接通道,平台已入驻企业718家,签约金额超过3亿元,消费金额超过2.7亿元。在先进制造产业,广投集团构建南南铝加工智慧制造平台,将全系统188万条数据全部抓取上云,建立大数据治理体系。在能源产业,广西天然气调控中心已为广西全区分输天然气5.8亿方,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700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增添新动力。在医药健康产业,广西药品集团采购服务平台累计签订合同金额34.6亿元,减轻群众用药负担47.56亿元。三是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新突破,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我区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6%,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168个,支持企业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成84个智能工厂和50个数字化车间,全国首个“云上钢厂”落户防城港,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营,柳州建设国家级车联网示范先导区取得积极成果。

三、部分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向好

2022年1月,我区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前3名分别为柳州、南宁、桂林,指数表现分别为7.38、2.13、0.96。

桂林市数字经济溢出指数跃居全区第一1月,桂林市溢出指数为0.74,溢出指数贡献率-0.11(图4)。一是不断推进数字赋能公共服务领域桂林市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积极部署应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系统,构建电子化招投标“一张网”。2021年,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2028项,交易额268.59亿元,节约额9.20亿元,节约率3.82%,溢价金额0.18亿元,溢价率1.11%。2021年,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将项目信息形式核查时限由2个工作日缩短至0.5个工作日,提速率为30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受理“依法必须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代理”公告审核616个,确保项目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到项目入场备案环节。二是数字赋能农业发展,拓展数字乡村发展空间。桂林市联合京东农场在六塘镇培育原种蔬菜2万多亩,构建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推动六塘镇原种蔬菜质量与效益双提升,供应量在全市占50%以上。建设海吉星、福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采取农商直供、直播直销、单位定制等模式,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图4 2022年1月广西溢出指数及贡献率情况


玉林市产业指数贡献率表现抢眼。1月,玉林市产业指数为0.60,产业指数贡献率为-0.14(图5)。一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玉林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构建“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数字玉林体系,重点推进科学构建“五个一”政务数据治理新模式,即“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从根源上打破“信息孤岛”,加速实现政务数据“聚通用”。其中,“一网通达”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截至1月初,玉林市(含县市区)共计6747个部门,已接入5533部门,横向接入率约82%。2021年1月—11月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391项(宗),交易总额20.67亿元,节约金额1.24亿元,增收金额1.04亿元。二是不断加强数字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引进总投资50亿元玉林孪生计算与大数据云服务中心项目。创新推进两化融合,玉柴集团投资6亿元着力打造玉柴智能制造工厂项目(“黑灯工厂”)和玉柴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

图5 2022年1月广西产业指数及贡献率情况

柳州市加大数字化基础建设力度1月,柳州市基础指数为3.16,排名跃居全区第一(图6)。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21年,柳州市移动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10.50%,人均电信业务收入889.72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业务收入增速为40.5%。积极推动双千兆协同应用,涌现出一批优秀应用案例:上汽通用五菱探索无人物流、生产线制造智能模式,推出“5G+云控物流+AI智慧工厂”;上线“现代螺蛳粉产业园区智慧云监管项目”,运用“5G+互联网云监管”,建立食品安全“云监管”模式,健全螺蛳粉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销售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全过程可追溯;智慧政务方面,将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强化精准治理能力。目前,柳州市已实现县城及以上区域“双千兆”网络连续覆盖,乡镇重点覆盖。二是数字化产业园区赋能现代化经济体系。柳江区抢抓“东融”机遇,积极打造柳州智能家电千亿产业集聚区。2021年9月,柳江区高而美广西柳州智能热泵产业园正式投产,历时一年半,柳州津晶洗衣机、冰箱、空调三大主打产品下线量产;龙头企业吸引37个智能家电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全部建成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1月,位于柳北区石碑坪镇的柳工智能国际工业园开工,总投资180亿元,主要建设挖掘机智慧产业园、工程机械液压元件和附件项目、工程机械属具项目、驾驶室和薄板件项目、智慧物流产业园等。

图6 2022年1月广西基础指数及贡献率情况

总体而言,1月份我区数字经济运行继续放缓,个别领域如溢出指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区数字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为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等领域融合应用提供良好环境;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表明我区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执笔人:朱梅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