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了加快推进自治区、市、县融媒体平台建设,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任务目标。本文结合我区融媒体、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融媒体平台的发展趋势和我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广西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我区融媒体和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发展历程
自2019年以来,为适应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形势,同时贯彻落实媒体深度融合和政务新媒体整合的发展要求,我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和政务新媒体整合等工作。
(一)整合县级媒体资源,完成媒体融合的战略布局
全区14个设区市的71个县(市)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10月全部建成挂牌,40个城区融媒体中心部分已建成或在建设。以县级(城区)媒体中心为分端的,集“台、报、网、微、端”五位一体融媒体宣传格局基本形成。我区县级(城区)融媒体中心通过融媒体平台的技术、功能、渠道、人才、新闻、用户等六大资源,有效提高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效能。在壮大主流舆论、把握正确导向、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同时,县级(城区)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融媒体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的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二)初步构建媒体融合的生态系统
2020年12月30日,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通过对内、对外传播两个“双向互通接口”,打造“新闻+党建/政务+服务”三大平台,通过中心圈、紧密圈、协同圈、共建圈“四圈深融”聚合全区报群、网群、端群、微群,建成“报纸+网站+移动客户端+商业媒体号+智慧云屏”五类产品矩阵,形成采编中央厨房、营销发布平台和融媒演播平台一体化构建的区域国际性生态级媒体平台。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以广西云客户端为核心,联动市级县级分端构建“1+14+111”媒体矩阵,打造广西最大的“全媒航母”。2020年互联网上60%以上的广西原创新闻资讯出自广西云,广西云用户数超过5000万,总浏览量达120亿。
(三)完成政务新媒体整合,构建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
广西政务新媒体矩阵平台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区政务新媒体的权威认证和统一入口平台,实现了全区政务新媒体账号的“一网通查”;完成全区各级政务新媒体帐号及数据资源的集约化管理,通过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与各级政府网站融通互联,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根,初步形成整体联动、集体发声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截至2021年9月,广西政务新媒体矩阵平台已接入全区各级政府机关政务新媒体官方账号2069个,其中微信公众号1374个、微博账号378个、抖音账号126个、今日头条账号117个。
二、融媒体平台发展趋势分析
融媒体平台在整合传统媒体内容优势的基础上,依托大数据与云技术,更好地将各层面的创新理念和技术融入发展大潮,实现新闻产品的多媒体展示与多媒介推送,充分体系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
(一)变革传播观念,打破片面结合的思维壁垒。融媒体平台不仅具备资源共享、更新快捷、互动开放等突出优势,而且还将广大网民置于传播的主要地位。传统媒体曾一度是信息传播渠道的主导者,网民往往经由官方主流媒体了解信息资讯。而在新媒体时代,融媒体平台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打破了既有模式,针对网民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精确传播。网民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可以是信息传播者,甚至成为舆论热点的主导者。
(二)融合新兴技术,满足多元需求。在新的传播环境与舆论生态中,融媒体平台将先进技术嵌入信息内容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管理生产流程、创新内容形式、完善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业态等重要环节。融媒体平台把传统媒体长久以来积累的内容生产优势、信息传播优势与新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深度融合,有意识地向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认证等新兴技术领域增加投入,从而有效扩大信息覆盖面,满足融媒体时代互联网用户的多元需求,引导网民形成正确认知、建立价值共识,寻求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三)资源融合智慧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融媒体平台的基础在于整合,整合的对象包括各种媒体自有和生产要素,整合的过程是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互通,整合的目标是技术、业务、终端、市场、产业的共融,整合的结果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彼此资源互通互相,创造共同利益,矩阵式整体优势的充分发挥,资源运转效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媒体竞争能力。
(四)构建产业生态,为开辟媒体“现金流”铺垫道路。融媒体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播形态改变,而是产业生态的构建。在目前的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拥有的新闻信息资源已经转化为新闻数据资产,数据是生产资料,算法是生产力,由资源向资产的转变,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新闻资讯数据的生产、采集、加工、汇总、展现、挖掘、推送等方面形成一个闭环的价值链,通过对每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多种技术处理后,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应用和服务。媒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从而使数据产生价值,开辟媒体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三、我区推进广西融媒体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区媒体融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建设基于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融媒体+”为引领驱动的广西融媒体平台已迫在眉睫,也亟须解决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融媒体和政务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相对独立、新闻发布各自为战,形态融合度不高,缺少统一的数据共享和新闻发布调度机制,不能有效聚合宣传资源,未能形成整体发声、协同联动的宣传体系。同时融媒体平台与政务服务的数据通道未能打通,极大影响了融媒体平台的用户体验。
二是“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仍处在摸索阶段,运营模式建设不够完善,现有融媒体与政务服务、商务、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融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未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统一的舆情监测体系,无法精准高效地获取涵盖全区域及行业热点、重大事件、互联网热点等线索数据,缺少及时、准确、全局性的传播效果评估和监控手段,无法有效针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舆情监测分析和及时的、正面的舆论引导。
四、对策建议
(一)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形成高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对接、数据共享标准规范,打破各部门间的数据藩篱。在数据层面整合我区现有融媒体平台、政务新媒体矩阵、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的数据,引入多方资源,加强多方合作,面向各类终端提供专业性、针对性、亲民性强的信息服务,增强平台信息服务聚合能力,为广西融媒体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全媒体的一站式服务,从而打造整体发声、协同联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内容创新方面,加强各新媒体平台在节目栏目的上下联动和横向合作,进一步提高节目内容质量,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内容传播亮点,重点打造精品节目,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广西声音。
(二)建立“融媒体+” 服务运营模式,拓展融媒体服务。以互联网思维优化媒体资源配置,以优质内容、优质服务和优质全媒体品牌为导向,结合我区各行政区域地理、经济、人文等地方特色,探索建立“融媒体+”服务的运营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加快打造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用户众多、自主可控的“融媒体+”服务平台。依托“融媒体+”服务平台提供“融媒体+政务”、“融媒体+旅游”、“融媒体+商务”等特色服务,集聚行业、内容、服务等资源要素加以整合利用,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巨大的存量媒体资源,以及融媒体平台多渠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助力全区各地区域经济发展。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舆情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融媒体平台的舆情应急处置能力。采集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舆情实时数据,对互联网涉及广西各区域、各行业的高热度、高人气的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多维度拓展舆情监测和分析效果。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对重大突发舆情事件进行及时预警和预判,通过融媒体平台发布权威的、正面的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有效应对重大突发舆情事件的发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