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研究

广西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的思考建议

2021-07-15 10:00     来源:大数据研究课题组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我国《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建立公共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放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转型能力、降低转型成本、缩短转型周期,走出“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困境。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国内一些省市大胆探索,出台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方案、成立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对标国内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研究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建设路径,对于加快我区数字化转型、推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的地方实践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截止2021年6月下旬,国内已有16个以上省市针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成立了相关机构、出台了建设方案或在专项行动中提出了建设愿景。这些先行先试地区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实践按照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为愿景提出、方案出台、机构建设、日常运营等。

   (一)愿景提出。目前广东、陕西、甘肃等省份响应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纷纷在专项规划中提出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愿景。其中,广东省提出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支持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大对数字化转型共性开发平台、开源社区、基础软硬件、基础数据、普惠算力的支持力度。甘肃省提出逐步建立以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核心,区域子中心、行业子中心、企业子中心为依托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

   (二)方案出台。近一年来,重庆、四川、吉林等省市发布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方案、公布了促进中心名单。重庆市积极开展《重庆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体系研究》,并发布重庆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包含6家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12家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四川省印发《四川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工作,建设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三类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吉林省印发《关于开展吉林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并公布11家单位为吉林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单位。

   (三)机构建设。在国家出台“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方案之前,江苏昆山等地已成立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随着国家“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的不断推进,上海、重庆、山西等省市纷纷成立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或者类似机构。按照机构性质,目前已经成立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在政府治理体系内成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要有直接扩充政府机构职能、组建专门工作机构两种表现形式。例如,甘肃省信息中心承担了甘肃省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职能;2020年新成立的山西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是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所属事业单位。二是在企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上海质科院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腾讯推动腾讯云启产业基地(长沙)成为区域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三是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广东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制造装备)、山东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等均是由多家单位联合共建。四是成立类似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机构组织。上海湾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数字化转型专业委员会、厦门自贸数字化促进中心等机构组织的主要职能均与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类似。

   (四)日常运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日常运营内容包括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平台、转型评级诊断、转型规划咨询、推广标杆案例等。例如,山东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侧重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新模式、新业态,以用“高、精、尖”数字化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海湾区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通过汇聚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各类工具、案例,为各类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同时汇集各类行业平台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昆山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定期举办年会,分享标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


   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主要任务

   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要分为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三类,作为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力,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转型咨询、解决方案等服务,涵盖建平台、搭桥梁、促创新、拓场景、育人才等主要任务。

   (一)建平台。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牵头搭建线上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检索、云网市场、应用场景、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牵头打造行业数字化平台,提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平台支撑、解决方案等服务。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要依托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供给能力强的互联网企业牵头建立,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以及转型工具、产品、技术等平台性服务。

   (二)搭桥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整合区域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服务商、人才、资金等资源,搭建产学研用桥梁,面向政府、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需求撮合、转型咨询、创新创业支撑等普惠性服务,同时开展政策宣传、展示路演、会议交流等活动,构建跨界融合的数字化产业链生态。

   (三)促创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促进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技术、人才、数据、市场、渠道、设施、公共平台等资源。

   (四)拓场景。以数字化建设项目为抓手,聚焦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医疗、教育、交通、文旅、就业、养老、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部署数字化转型落地重点应用场景,培育和拓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新场景。

   (五)育人才。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数字化人才。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现有企事业单位数字化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专题讲座、论坛交流等活动。


   三、推进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的建议

   (一)梳理转型需求,设计建设方案。借鉴上海、四川、重庆等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先行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数字广西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实际,从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三方面梳理数字化转型需求,设计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的功能定位、建设方案以及建设单位申报条件等。对于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的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梳理所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服务商等资源;针对铝业、糖业、碳酸钙产业、茧丝绸产业、装备制造、特色农业、大健康等我区传统优势产业,联合行业协会梳理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特点、行业龙头企业等;此外,还要梳理典型的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及可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技术的平台型企业、电信服务商、咨询服务机构等。

   (二)遴选建设单位,成立促进中心。对于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可以直接扩充现有机关单位职能或设立专门机构作为自治区本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统筹管理全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各设区市可由相关政府机构兼任区域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或是由政府部门牵头,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共建促进中心。对于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可以由行业协会推荐、企业自荐等方式申报,通过自治区发改委、大数据局、商务厅等政府机构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审,确定并发布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单位名单。同时,鼓励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联合共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以共享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拓展现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三)运营促进中心,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于广西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日常运营包括但不限于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研究,打造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撑库、案例应用库、基础工具包等公共服务平台;撮合会展、金融服务等业务精准对接,畅通企业与资本、人才、市场渠道;发挥智库作用,组建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团队,为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诊断评估、规划设计、培训指导等服务;出台促进数字化转型奖补方案,推动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进行投融资、参投转型保险、数字资产评估等。对于广西行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日常运营工作可包括牵头建设行业数字化平台,共享行业数据资源,畅通供应链上中下游系统之间的数据渠道,搭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对接、网络协作平台,建设行业示范性智能生产线、车间和工厂等,组织行业内数字化转型创新活动、开展联合创新应用等。对于广西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日常运营工作可包括开发、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工具、平台、解决方案等全方位技术服务,搭建线上线下数字化转型培训平台,对不同层级的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化培训,参与区域级数字化转型项目建设、论坛举办等。



执笔:杨武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W02023050641595778114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