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服务 > 大数据发展研究

加速融入双循环,舆论满怀四点期待

2021-08-18 10:00     来源:数字经济课题组
【字体: 打印

  2021年6月29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消费、产业、物流、开放等领域的新机遇,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节点,建设连接东盟和国内市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自《方案》发布以来(6月29日至7月22日),从声量情况看,二十多天内话题总声量已达到13531条,这反映了广西作为西部省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布局的决心,以及广西人民对我区经济发展方向的热切关注;从信息来源看,舆论数据来源主要是新闻客户端,其次是微信转发、网站链接、新闻推送等渠道(图1);从舆论情绪看,舆论对该政策及相关话题的积极评价占比高达97.67%(其余2.33%多为客观中性讨论),延续了近年来发展方案备受好评的一贯趋势,对我区融入双循环带来的效益充满期待;从热点关键词看,通过大数据分析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区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现代物流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合作、资源要素流动等四方面内容(图2)。



图1 信息来源分布图

图2 四大方面的舆论关注度


  一、期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动我区消费能力提升
  《方案》指出加快建设南宁、桂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消费基础设施国际化水平,推动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这是2019年商务部发布《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后,南宁和桂林明确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是对于国家战略的卡位。消息一出,引起舆论强烈反响,关注度最高,设为100。南宁市、桂林市对“双循环”有关话题的搜索热度迅速靠前(图3)。

图3 对“双循环”搜索强度示意图


  主流媒体及地方频道大篇幅对此消息进行了报导。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东方财富网等都以《官宣!广西将加快建设南宁、桂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类的大标题占据头版头条,群众纷纷对南桂的出列出谋划策。一是对我区选择南宁、桂林的决策表示高度认可。舆论达成了广泛共识,南宁是首府,是广西的消费中心。打造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南宁是一个大利好。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广西的旅游名片,享誉中外已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吸引外来消费的主力军。南宁和桂林建立消费城市的做法正是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的具体措施。二是认为南宁和桂林建设需要打好区位牌和文化牌。网民认为两个城市需更好的分工和合作才能更好发挥优势。南宁市定位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跨境消费服务便利、浓郁壮乡特色和生态宜居的综合发展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桂林市目标为面向世界、旅游名冠全球、文旅产业发达的旅游主导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此既不内耗,又互为支撑。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人员表示,南宁和桂林各有特色,从不同方面展示了我区的发展情况,这两个城市相得益彰。三是盼望两个城市带动我区消费进一步振兴。大部分网友对以南宁桂林作为区域性消费城市的试点效应充满期待,盼望以南桂为双中心,带动钦北防、贵玉贺、百河崇等周边城市群的发展。如广西旅游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百色是一片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消费城市的建立对百色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微博网友兴奋的说“家乡梧州距离广州等地很近,能承接部分流向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需求。”


  二、期待打造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方案》指出要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物流体系,大力发展跨境陆路运输,积极推动航空物流发展,提升面向东盟的物流运营水平。舆论认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关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关注度为99.3。
  一是舆论盼望我区密织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群众认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接连出台,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正旺,农村物流网络的完善将有助于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舆论盼望在我区完善城市物流设施部署的同时,能将物流网络向县域及以下延伸,健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配送网络体系,通过积极整合农村物流资源,新建、改造、提升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等场站资源,打通乡村“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有效衔接。二是群众热议物流成本的下降和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新浪频道评论道“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区物流枢纽集聚效应大幅提高,物流成本将会大幅下降。”群众盼望物流成本下降的同时,期待物流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如备受“慢”吐槽的中国邮政也宣布全面提速,将物流行业的关注度推向高潮。“国家队”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快递行业的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部分市民热议物流服务水平正在发生变化,市民张先生发表评论称近年来快递包裹大部分是只送到小区门口或者菜鸟裹裹等收发站,现在直接送到家门,物流服务体验大大提升。三是群众期待物流行业全面提质增效。物流体系的效能提升扩大了运输范围,或将任何两地的朝发夕至成为可能。如对保鲜要求高的花卉、果蔬、肉类、水产品、海产品、药品等可通过冷链物流开展运输。近几年以来,一系列相关政策意见的出台都给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带来了比较好的政策环境。群众盼望能通过高速的物流网络脉络和电子商务,体验更多的物流福利。此外,民众认为,高速发展的物流也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玉林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言人表示,物流问题解决了,不仅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也创造了很多配送员等工作岗位。南宁市远景物流工作人员夏小姐表示,当前淘宝、网络直播等商贸形式进一步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随着《方案》的出台,公司正考虑打开东盟市场,进一步促进双方商贸行业互动共通。


  三、期待扩大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方案》指出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打造双向投资高地,高质量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丰富拓展开放合作平台。舆论热议扩大开放合作,关注度为97.7。
  一是舆论普遍关注跨境产业链建设。跨境产业链的建设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广西日报《今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加速打造跨境产业链服务链》、新浪新闻《广西自贸试验区多措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等多角度的探讨广西跨境产业链的建设情况和进展。媒体声量主要集中在我区与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合作、跨境汽车产业链建设、各片区和东盟相关国家联动、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面向东盟的跨境绿色化工产业链以及以钦州港、崇左片区为重点的跨境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链。二是高度重视“东融”合作良机。《方案》中“粤港澳大湾区”出现的次数就达18次之多,可见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是我区融入双循环的主要措施之一。群众对与大湾区有关的话题和数据也格外关注。如“广西未来将有16条高速公路与广东相衔接,其中已经建成的有6条,在建和规划要建的有10条”“今年1—5月,广东企业和客商新签投资广西项目119个,协议总投资64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79.7亿元”等数据新闻点赞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新闻网评论说“大湾区无论是经济活力,还是战略地位,都决定了是广西不可忽视的一个‘拥抱’对象。”三是对内部转型升级寄予厚望。媒体和专家普遍认为,我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传统特色产业丰富,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畅通我区内循环网络的主要路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争取央企加大投资广西力度,可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成果助力壮美广西建设。大悦城控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和平说“我们很看重南宁作为东盟门户的战略地位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正在做城市综合体项目选址规划,希望为南宁城市升级和消费升级贡献力量。”


  四、期待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互通
  《方案》指出要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面向东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集聚,拓展面向东盟的人文、教育、医疗、旅游交流合作。对此,舆论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关注度为95.6。
  一是群众希望面向东盟的交流合作尽快实现。随着东盟已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舆论认为,必须继续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应对经济形势。疫情以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帮助,快速提升了双方的民心相通。广西宏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捷表示“疫情过后,健康旅游、生物医疗、在线教育、在线体验式购物等领域涌现大量商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与空间。”群众盼望,更多与东盟的交流合作能在康养、旅游等领域深度拓展。微博网友陈小姐表示,希望尽快打开东南亚的文化旅游市场,在免签入境、商贸交流上能更加便利快捷。二是我区需进一步提高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舆论对我区资源集聚方法高度关注。普遍认为应以更注重加强市场主体保护、推进市场环境向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法治保障力度作为切入点,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符合实际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高、精、尖科学技术的引进力度,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敞开大门,才能更好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干部徐先生表示,多年来,专利申请量跟人才的数量大体上成正相关,可见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三是希望资源要素实现在城乡间的流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示“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关键还是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不仅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要素,也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要素。”而在乡村短缺的各种资源要素之中,人才缺乏可以说是突出的掣肘因素之一。玉林市陆川县三水村支书感慨道“那些有能人带动的村子,大多有像样的产业,村里可以感受得到那种由内而外的生机。反观那些缺少产业的村庄,本该有的活力也无处寻觅。”如今乡村振兴为人才等资源要素回流乡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农村正在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群众希望借此政策东风让乡村重现活力,让乡村发展的短板尽快补齐,推动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尤其是由城市回流乡村显得特别重要。



执笔:李静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