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按照“一核双引一底四驱”数字化转型发展总体思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据测算,预计全年数字经济增长1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超过9000亿元,有望达到93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数字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有进。
一、2022年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有力支撑数字化转型。
5G网络覆盖和用户规模显著提升。2022年,我区新建成5G基站2.4万座,5G基站累计达6.7万个;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设区市均达标“千兆城市”的省份,实现全区1279个乡级行政区以上区域5G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64%。农村地区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到1003.28万户(占比42.7%),千兆网络覆盖全区乡镇及以上区域,覆盖77%的行政村。千兆宽带用户417.2万户,占固定宽带用户20.4%,占比排全国第二,行政村千兆宽带通达率为86.6%,全区中小学校(含教学点)100%覆盖宽带网络。工业互联网体系逐步完善。在南宁上线我国首个面向东盟的F根镜像节点和国家域名顶级节点,有力支撑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累计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7个,其中已建成的2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2.4亿、解析量超6.9亿;累计推动“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00个。广西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已有注册企业6407家、上线移动应用程序2万多个。
(二)数据要素价值化基础不断夯实,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公共数据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全区公共数据开放总量26.04亿条,广西开放数林指数2022年排名全国第五位。汇聚社会数据1.85亿条;自治区电子证照汇集数据5051.2亿条,汇聚类型数量排在全国第十名。数据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持续实施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推广应用“桂惠通”“桂信融”等金融大数据平台,“桂信融”平台调度使用14个自治区部门以及多个国家部委共计64项政务数据资源,出具全国首张“银行+政务”企业综合信息报告,依托平台开发金融产品达143个,服务各类市场主体融资8122亿元。全区累计投放“桂惠贷”5645.07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0.82万户,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110.88亿元。
(三)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化,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全区制造业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869个,建成智能工厂242个、数字化车间137个,打造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54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11个,创建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应用场景。认定57个广西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百千万工程”试点项目,确定首批53家单位纳入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业数字化加速发展。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0%。打造6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增网商2万多家;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1.1%。全区网约车数量达4.14万辆;网上支付业务量达29万亿元,数字消费快速增长。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建设智慧农业园(点)465个、农业大数据云平台30个、全产业链智慧种养规模项目65个。6个县区荣获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建设48个“广西好嘢”品牌农产品数字化产地仓。我区现有淘宝村22个,同比增长29%,西部排名第3位;淘宝镇28个,同比增长40%,西部排名第2位,数字乡村振兴潜力不断释放。
(四)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支撑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数字核心产业平稳增长。2022年,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9.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7.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8%,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3.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55.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5.3%,高于全国36.2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800亿元,增长30%以上,增速排名全国第2、西部第2。技术创新助力数字产业加速拓展。全区研发(R&D)经费增长15%左右,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高到54.8%,其中,涉及物联网技术的相关专利数量为706件,较2020年增长29.3%。数字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区数字经济产业链到位资金132亿元,同比增长25.2%,在15个重点产业链中名列前茅。与国内有关省市以及越南等国签约57个项目,协议金额超140亿元;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61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5.84亿元,中国—东盟信息港北投数字科技园入驻企业35家,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增强。
(五)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促进我区更好融入国内大市场。
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助力消除市场壁垒。“桂通办”平台实现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上线政务服务事项3000多项,占全部事项的95.7%,注册用户4303万;超99%的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50%以上“一次不用跑”;上线惠企政策服务专区,发布4000多项惠企政策。“智桂通”平台上线运行,构建全国首个集政、商、民、客为一体的移动生态开放体系,实现18个领域、740个高频应用,69家数字企业入驻“智桂通”移动开放生态圈。“慧康养”、“行·好运网”、“桂品会”智能供应链、“途课网”等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融合应用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成本更低的公共服务,激发各领域消费潜力。
(六)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推动我区更好融入新格局。
我区持续推动共建共享中国—东盟信息港,不断构筑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一是推动中国—东盟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运行不断优化,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使用,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建成开园,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云计算中心建设完成,菲律宾、越南数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加强数字技术在东盟国家民生领域应用。建成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跨境旅游服务平台、职业教育云平台,实现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5国群众跨境远程诊疗。推进北斗道路应急救援服务在泰国、老挝等落地。三是深化数字领域合作,“丝路电商”趋势向好。建成运营中国一东盟跨境支付体系等一批面向东盟的跨境平台。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将业务办理时长由每笔1小时缩短至1分钟。通过跨境电子银行落地全国首笔NRA账户跨境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二、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关键一年。我区数字经济发展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作为国民经济“加速器”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在经济环境整体好转的背景下,预计我区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增速继续保持10%以上,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左右。
(一)数据要素价值转化进入快车道。
在供给、流通、开发利用三大关键环节发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一是数据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良好局面。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印发,我区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随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和深入实施,数据资源管理职责不清晰、数据资源供给不顺畅、数据质量标准不完善、开发应用规则不健全等问题将逐步解决,有力推动我区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公共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和开发应用,大大提升公共数据的整体流通效能和价值。二是公共数据供给实现常态化规模化。随着广西公共数据资源平台的优化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深度广度加速扩大,公共数据开放量预计超40亿条,社会数据汇聚量超3亿条,政务数据汇聚量超300亿条。三是数据交易机构建设迎来新的建设热潮。当前国内各地已经建立了50余所数据交易机构。2022年,新挂牌成立的湖南、无锡、福建等8地数据交易机构揭牌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布局初步形成,将加速打通数据采集、数据储存、数据加工、数据流通等核心环节。
(二)数字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渗透日益深化激发巨大需求,当前我区数字产业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数字产业化将加速发展。一是数字化转型加快带动数字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产业迎来发展新空间。二是引进和布局数字产业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数字经济产业链引进资金132亿元,同比增长25.2%,到位资金将加快补齐我区产业链短板。2023年即将竣工一批新项目,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更加完善,预计数字产业招商引资将进入高速推进期。三是信创产业迎来大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19项涉及信创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随着政策落地,一批政务信息化项目加快实施。
(三)数实融合数量和质量更上台阶。
从全国趋势看,数字技术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进入实体经济,数实融合将步入新阶段。数据应用加速融入传统产业。数据要素与政府治理、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我区治理体系、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我区从2019年连续三年组织认定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主要包括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农业、工业、服务业、民生等重点领域深度融合的项目,这些项目应用深度广度和效益将会持续显现。
(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层面《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持续深入实施,我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加快发展。除了柳汽、柳工等一批传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外,广西农投集团、广西供销社、北投集团等也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明确转型方向、目标和重点,勾画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和产业生态蓝图愿景。国有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激发巨大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需求,有力促进我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五)数字乡村潜力进入快速释放期。
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入实施,数字赋能助力变革农业生产方式。一是乡村数字化基础进一步加强。数字乡村发展软硬基础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农村与城市的“同网同速”正在逐步实现,农民群体数字素养也在加快提升,融入数字化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农村新业态正在壮大。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了许多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智能测土配肥、远程监测管理农情等智慧农业技术手段得到推广,引领农业产业朝向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农产品线上“品牌化+平台化”方向趋势发展明显,农业产业庞大市场必将成为电商平台开拓新业务、带动新产业的竞争高地。
(六)数字公共服务体系更均衡普惠。
数字公共服务不断从“能用”向“好用”升级,从“试点”向“普惠”拓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明显。预计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水平和质量都将稳步有序提升。一是公共服务模式将更加丰富。我区围绕“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的服务目标,大大提升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应用水平,构建了坚实的政务服务体系,为政府、市场、社会资源的整合协作奠定基础,为打造更多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多元化应用服务提供有利条件。二是更高层次公共服务需求渐强。在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前提下,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特殊化新需求增多,浙江等先进省市依托数字化赋能,在提前感知群众的需求、提前预告所需服务等个性化公共服务上开展了先行先试,因此,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等成为新阶段我区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切实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对内”与“向外”兼顾,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
作为西部省份,我区在数据规模、数据类型、数据应用上,形成属地化特色化的数据开发应用新模式,将有利于我区抓取数字经济领域竞争新赛道优先权。一要加快构建数据要素治理体系,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条例》实施为契机,在数据的分级分类、数据的指标体系建设、平台互联互通、应用适配、数据安全等方面,尽快与国家标准衔接;针对空白领域大胆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新型数据要素的治理逻辑与制度规则,逐步完善数据要素管理的制度体系。二要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数据通道,充分发挥我区衔接东盟、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区位优势,加快制定作为国内算力对东盟服务的合作支点和输出门户的工作举措,探索组建合作区制定特别机制的方式推动多地协同、合作共赢,大力提升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据要素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二)“政府”与“市场”协同,拓展数实融合深度广度。
通过政府统筹配置数字创新资源、搭建发展基石,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营造良性环境,发挥政府与市场协同效应是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的重要抓手。在政府端,遵循市场规律,制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做好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宏观引领作用,立足全区产业结构和发展重点,引进优质的信创、人工智能等我区产业链较弱环节,推动产业链共生共享、互补互利的合作模式,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纵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市场端,依靠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数字化产业供应链“新生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更好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三)“建设”与“运营”结合,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速数字技术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获利增收的成效兑现是乡村振兴建设现阶段的突破之道。一方面要提升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开发、落地和使用,探索政府资金、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联合共建模式,推进建设面向多种数字乡村应用场景的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转化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县(市)率先打造“乡村大脑”,搭建乡村智慧管理平台,为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治理等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和决策。另一方面同步激活现有数字化设备的工具价值和增收价值,积极引入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参与数字乡村规划,完善建设运营、项目回报、绩效考核、收益分配、风险分担等机制,推动一批共建项目落地见效,如在基础较好的农村,大力支持创意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为数字乡村注入新动力。
(四)“效率”与“效益”并重,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
基于效率和效益的原则确定公共资源的配置,将服务内容和运营绩效纳入考核指标,进一步激发公共服务平台活力,提升公众满意度。首先,以算力换效率。推动“数字大脑”提质扩面,大力整合我区算力设施资源,优先满足政务数据算力需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其次,以智能增效能。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需求精准识别,坚持用户导向思维,根据企业、群众等不同用户的需求,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特别是在企业运营、医食住行等重点事项强化供需对接,推动基础公共服务资源与群众关切相互匹配。
(执笔人:朱梅坤 李静)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