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服务 > 大数据发展研究

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态势良好 但仍需突破三大难点

2022-08-30 10:00     来源:大数据发展课题组
【字体: 打印

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布局要求,我区深入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与东盟各国共筑“数字丝绸之路”。2022年上半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稳步推进,85个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中,已开工建设71个,开工率83.5%;项目计划总投资1129.9亿元,已投资255.3亿元,投资完成率22.6%。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的项目建设态势良好,有效助力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发展。

信息港建设总体态势良好

(一)数据要素驱动数字化发展

2022年,信息港项目建设按五大平台进行划分,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6个,信息共享项目34个,技术合作项目12个,经贸服务项目17个,人文交流项目6个。信息共享项目占比40%,项目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聚焦大数据系统、大数据产业园区、云计算中心等方面的建设。自治区政务数据汇聚了1.96万个共享目录,1.37万个库表,共享库表数据总量超过54亿条,开放库表数据总量超过5.7亿条。智桂通、一键游广西、云上东博会等平台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推进数字政务、数字旅游、数字贸易的技术合作。

图1  2022年信息港重点建设项目库五大平台分布情况

(二)项目区域分布呈现集约化

信息港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分布在南宁、桂林、柳州、北海四个设区市,共计65个项目,占比81.2%,项目总投资约852.2亿元。梧州、玉林等其他10个设区市项目20个,占比18.8%,项目总投资约277.7亿元。南宁作为信息港核心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加速聚集,形成五象新区、高新区、青秀区等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企业超3300家,成为推动南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桂林—柳州—南宁—钦州充分发挥信息港主轴作用,以项目辐射带动防城港—崇左—百色沿边沿海组团和玉林—梧州—贵港—来宾—贺州桂东承接组团的数字化发展。信息港“一中心、一基地、一主轴、两组团”的发展格局态势明显。

图2  2022年信息港重点建设项目区域分布

(三)业务领域逐步走进东盟

2022年,受疫情影响,85个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国内,部分项目走进东盟国家。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分别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等5个东盟国家进行示范应用。中国—东盟信息港海外云计算中心为老挝、缅甸、柬埔寨提供云计算服务。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5个项目面向东盟开展实际性建设。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广西有限公司与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北部湾港口网络服务平台——“北港网”,全面提升了北部湾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截止2022年6月底,“北港通APP”“北港网”平台注册用户超9000个,实现中谷物流等5家公司的系统连接,集装箱进提箱预约超47.7万票,散杂货装卸受理超1.23亿吨,减少20余项信息的录入,减少港口通关37个人工环节和28项纸质单证,港口业务办理平均节省时间超过20小时。

二、平台建设呈现五大特点

(一)跨境设施互联水平显著提升

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营,各电信企业区内网间平均时延从50毫秒左右降至4毫秒左右,降幅近90%。2022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建设柳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三大运营商已完成建设草案、网络架构、工程投资估算等工作,陆续开始施工。上半年,广西新建5G基站7735座,累计建成5.06万座。全区千兆宽带用户达359万户,占比19.3%(规模排名全国第6位,占比全国排名第2位),率先实现全区县以上区域全部覆盖“双千兆”网络,新增光缆线路6.84万公里。广西累计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7个,其中在建5个,已建成2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2.4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6.9亿。

(二)多边信息共享领域持续拓展

广西企业在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建设海外云计算中心,硬件设备已在当地部署完成,正在推进二期建设。广西建设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南宁五象远洋大数据产业园等10多个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规划承载能力规模达到34万标准机架。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数据产品达193个,交易规模达6900万元,实时接口调用次数超过7.1亿次,累计注册会员126家,提供东盟十国超700万家海外企业征信数据,为境内近3万家外贸企业提供深度数据查询服务。广西科学院与达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东盟语言处理研发中心,开展面向东盟的语言翻译、语音识别和数据分析。广西大学实施的面向东盟的“数据挖掘分析中心”大数据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信息港提供有力支撑。

(三)数字技术合作转化加快推动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分别建立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与7个东盟国家组建了技术转移联合工作组,建立包含2619家成员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目前已汇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需求1125条,科技成果4348条,专家3835名。上汽通用五菱“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智造云平台”被列为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并在700家供应商中推广应用,形成可复制经验将逐步向东盟推广。

(四)跨境经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东盟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完成,4家支付机构在广西备案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区13个边民互市点、9家结算银行,结算金额近1000亿元。中国—东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为国内企业“走出去”、东盟企业“走进来”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南宁智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已开展建设,将建设海关统一交互平台,实现口岸数据与海关数据互联互通。中国—东盟贸易枢纽数字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已投资1.4亿元,完成数字口岸顶层规划设计,建成全信息智能通关平台、园区监管服务平台、智慧租赁平台、报关服务平台等4个应用。

(五)跨境文化交融合作持续深化

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与柬埔寨国立马德望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云宝宝公司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签署《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高校开展线上游学,加强双方人才合作培养。中国—东盟文化艺术网,目前开设30多个栏目、频道,在内容构成上,国内约占85%,东盟占15%。“一键游广西”项目已注册会员人数近500名,累计入驻景区景点800多个,酒店民宿10000多家,旅行社、餐饮企业、特产文创企业陆续进驻,逐步开展面向东盟的服务业务。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运行载体东盟楼已封顶,与东盟配套部分子项目正在进行财政投资评审。

三、信息港建设面临三大难点

(一)经济增速放缓对项目建设冲击明显

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复苏动力不足,中美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对项目建设冲击明显。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波动导致企业投资审慎,主动投资意愿不强且投资方向调整较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建设。东盟国家在核心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合作方面也采取谨慎态度。如:北海威六科创中心项目、PCB线路板及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桂林香港电子科技园因企业投资意愿不强、缺乏项目资金等原因,未列入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

(二)疫情防控严重阻断双边人文交流

受疫情影响,各地区均采取了严格的人员和物流封锁隔离政策,使国际双边交流和经济交往大幅减少。我区面向东盟开展数字经济业务的企业未能与东盟国家客户进行面对面沟通,物资、人员无法及时双向流通。2022上半年信息港人文交流合作项目计划总投资22.99亿元,已完成投资1.85亿元,投资完成率12.4%,低于总项目的十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北威公司未能安排工作人员前往菲律宾、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遴选熟悉当地市场的合作伙伴,不得不延期成立海外子公司。中国—东盟远程医疗中心,出入境洽谈活动受大限制,与东盟国家的医疗机构合作延期。

(三)要素保障不足导致建设未达预期

信息港建设启动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在项目资金支持上力度不大,指导与东盟国家开展项目合作不多。国家层面在数字化领域重大规划和重点项目部署时,广西因基础条件的原因,获得试点项目较少,落地的部分项目吸引东盟国家直接参与合作的力度不够大。此外,广西作为省级地区与东盟国家存在级别不同的问题,缺乏长效的合作协商机制,直接进行工作对接、合作洽谈较为困难。

四、对策建议

(一)紧密对接部委,强化顶层规划设计

持续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汇报,争取在设立信息港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跨境数据交流试点、批复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有所进展,同时在省部际合作协商机制建设有所突破。加强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建设,统筹规划信息港五大平台建设,按年度梳理重点建设项目,做实项目跟踪服务。

(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面向东盟的业务

通过优秀案例评选、资金补助、政策支持、协调调度等方式引导鼓励国内龙头企业、广西企业投入资金发展面向东盟国家的业务,推进面向东盟的数字化发展。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西的中小企业投资东盟市场,促进各领域的数字化合作。同时提高广西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支持广西本土企业研发具有竞争力的数字化技术。

(三)打造数字枢纽,夯实双边基础设施

增加区内互联网出口带宽、光缆线路总长,加快部署建设5G网络,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运营好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高区内数据中心使用效能,完善直联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运营管理,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四)推动产业赋能,挖掘数字应用场景

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在海外注册子公司,推进区内优势产业数字化管理模式或平台在东盟国家的应用。面向东盟国家推广经验丰富、模式成熟、示范性较强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大力支持广西工业制造模式、疫情智能防控体系、数字教育生态体系等走进东盟国家。深化同东盟国家在电子政务、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线上教育、疫情防控、农业等领域合作。

(五)围绕平台交流,加强面向东盟的业务合作

通过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等交流平台,促进广西企业与东盟企业的技术交流,推进面向东盟的数字化项目合作,培育一批走进东盟国家的企业。持续壮大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推进与东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智库等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

(信息港服务处:常伟蔚、韦杰、刘彬)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