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服务 > 大数据发展研究

我区数字经济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2022年上半年我区数字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22-08-15 10:55     来源:数字经济处课题组
【字体: 打印

今年上半年,我区经济企稳回升,全区生产总值12294.16亿元,同比增长2.7%,比全国增速高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19位,与一季度相比保持不变。在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我区数字经济稳步发展,为增强下半年经济发展动能打下基础。

一、我区数字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上半年,我区数字经济指数快速增长,6月数字经济指数(80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6.28),环比增长14.90%,同比增长43.01%,全国排名第10位,比上月前移5位,比去年同期前移12位,跻身全国数字经济指数运行第二梯队。

(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持续加强

数字基础设施是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抓手。我区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信息网建设取得新进展。2022年1-5月,我区“信息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9.42亿元,入库项目557个,其中480个项目开工建设。各地市信息网项目共447个,已开工406个,开工率90.83%,其中南宁、桂林和玉林开工率均超95%。二是积极推动5G应用试点示范。截至2022年6月底,我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开通数量达50678座,居西部第4,5G网络规模实现持续攀升。在乡村数智化新基建建设方面,截至6月底,农村地区已建成5G基站超1.3万座,全区14个设区市1279个乡镇实现5G信号全覆盖,4446个行政村覆盖5G网络,行政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30%。在个人数字化应用方面,广西持续推动4G用户向5G用户迁转,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28%,5G网络流量占比达到26%。2021年,广西柳州、桂林、百色成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城市数量并列全国第2。数字基建助推我区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产业数字化深度不断拓展

一是工业生产持续恢复为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比1-5月提高2.0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3.9%;新产品较快增长,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1.8%,新能源汽车增长33.1%。是数字经济消费发挥“助推器”作用。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3%,比一季度加快5.3个百分点,拉动市场销售增长0.8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今年以来占比连续提升。高频数据显示,我区6月网络直播场次同比增幅66.7%,直播热情的恢复不仅带动本地品牌频繁“出圈”,更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数字赋能线上消费持续提升,服务业数字化得到较好发展,支撑我区市场消费稳步增长。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向纵深发展。6月,我区数字经济融合指数为46.64,环比增长6.64%,比上年同期增长10.78%,其中智慧供应链环比增长77.67%。

(三)数字产业发展新动能加速聚集

一是数字核心产业快速增长。1-5月,我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97.2%、76.8%。1-6月,全区软件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9.7%,比全国水平(10.9%)高18.8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7位,西部第5位。全区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29.1%,超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其中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快速增长,增速大幅提升至29.2%,居全国第1位,有力拉动全区GDP增长。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成为电信业发展重要动力,上半年共完成新兴业务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35.7%。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不断增强。技术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二季度,我区IT/互联网/技术类职位人才需求持续回升,互联网产品/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类职位的人才需求增长较明显,需求人才数为3092人,同比增长15.98%,环比增长44.6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才需求稍显回升态势,需求人才数为1.67万人,与上季度相比回升22.60%。

(四)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一是数字经济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数字经济企业方面,截至2022年8月,全区132家瞪羚企业中,与数字经济相关的瞪羚企业共32家;全区8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共23家,占比达到28.4%。数字化项目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全区数字化园区入驻企业共1138家,投资总金额达434.85亿元。上半年,我区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391个,开工建设桂林领益智造智能制造结构件等项目62个。数字经济投资发挥“牵引器”作用上半年,全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0.6%。新引进包括理士国际、优必选在内的52家“专精特新”“独角兽”等强优企业;新签“双招双引”项目255个,总投资3098亿元。截至目前,全区企业实有107.7万户,同比增长10.21%,高新技术企业3313家,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三是数字经济贸易发挥“加速器”作用。疫情影响下,实体企业和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持续推动跨境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1-6月,全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0.46亿元,同比增长105.2%,跨境电商持续高速增长。

二、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我区数字产业化发展总体较快但基础仍然薄弱。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区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规模为1046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2.29%,占GDP比重为4.23%,而全国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00亿元,占GDP比重为7.3%,我区数字产业化与全国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从国家工信部监测结果来看,上半年,我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为425亿元,但仅占全国收入(46266亿元)的0.92%,占GDP比重为3.45%,尚未达到全国水平(8.22%)的一半;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我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近3年虽增速均居全国前列,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90.6%降为2021年上半年的29.7%。

(二)数字经济企业“造血”能力不强

数据显示,我区数字经济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随着国家日渐重视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我区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数字广西建设进程,不断出台惠企政策助力我区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政策发力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也使企业对政府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自身“造血”能力不强。从企业规模看,我区数字经济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占数字经济企业总量的78%,多数企业虽然能够吸收市场剩余劳动力、加速推动经济发展,但囿于资金不足并未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容易出现“夭折”现象;从企业创新能力看,我区数字经济领域专利占比为9.8%,专利数量增长率呈负值,我区数字经济企业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二季度,我区数字经济岗位招聘数量环比下降55.47%,虽然我区已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但数字经济企业招聘数量受市场环境影响波动仍然明显。

(三)数字化场景融合应用模式亟待创新

一是我区数字应用碎片化程度过高。目前,我区数字化应用建设仍以碎片化场景为主,数字应用的碎片化程度较高。虽然我区数字化应用在数字政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数字政府在发展过程中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但各场景没有关联,场景呈现“碎片化”“孤岛型”倾向,体现整体性、重塑性的场景不多,企业和市民对城市数字化应用的综合性体验获得感不强,目前我区数字政府建设主要注重部门内部的技术改进和效率提升,对数字政务便民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二是数字化场景融合应用模式亟待创新。目前,我区数字化应用案例多为生产模式和应用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商业模式的融合应用。我区数字场景主要在智能交通、智慧车间等方面,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应用较少。

三、对策建议

(一)以强化应用为驱动,推动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

数字产业的质量和规模是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关键,因此,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基础高级化,夯实数字产业化发展基础。持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支持5G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二是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强劲动力。依托广西跨境贸易政策优势,借助跨境贸易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在全区范围内遴选跨境贸易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如糖业企业扩大投资,加强与区内企业的“联姻”,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把发展跨境电商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

(二)以政府为主导,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深入推动纾困政策落地,促进市场活力恢复。根据我区数字经济领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实际情况,应尽快把国家层面已确定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举措落实到位。结合实际情况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政策、金融扶持政策措施落地,更大范围推行“免审即享”,提高政策有效性和精准性。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政策的企业清单,开展多渠道、广覆盖、针对性强的政策宣传,进行“一对一”辅导、“点对点”推送。二是支持区内高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城市大学,支持高等院所联合龙头企业围绕区内产业圈和创新链,共建先进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数字经济源头技术供给能力,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一体化配置。为产业数字化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加强产教对接,梳理国内开设数字化专业院校目录,通过锚定院校专业定向招聘等方式,大力引进一批高水平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组织开展数字经济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普及和培养我区本土数字化人才,重点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的紧缺人才。

(三)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数字化应用融合发展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场景供需对接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市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模式组团揭榜攻关应用场景建设关键技术,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应用场景新型创新合作生态。特别是要通过土地、人才、技改补贴等政策降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和门槛,发挥地方国企在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的领军作用。以现有的场景应用为基础和核心,多方共建一批与之关联性紧密的场景运用,形成“场景链”。二是聚焦应用,提高信创产业发展质量。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以产品好用为目标,围绕切实可行的行业具体需求,推动技术和资源整合,提高信创技术和产品的供给质量。以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业为重点,以信创终端生产和适配为支撑,依托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人才入驻发展,在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领域形成应用价值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场景应用试点示范。通过强化对数字政府项目、资金、基础资源的归口管理,优先支持信创系统架构、基础资源的应用。

                                                                                              (执笔人:朱梅坤)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