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 - http://gxxxzx.gxzf.gov.cn/
当前位置:首页 > 决策咨询服务 > 大数据发展研究

我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部分短板问题亟待解决

2022-02-28 09:00     来源:数字经济课题组
【字体: 打印

  当前,广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增长新动能的关键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给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但同时,也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我区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数字经济企业数量突破1.4万家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存续总量已达到1.45万家,同比增长11.68%,从2019年的1.1万家发展至2021年的1.45万家,年均增长率约为15%,呈连年稳定增长态势。在西部省区中,企业存续总量占比约为9.23%,占比量较2020年有小幅提升,西部排名保持第4,位于四川、陕西和重庆之后。从全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南宁作为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数字经济企业存量超过7800家,占全区总量的55.97%,继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柳州、桂林、北海的企业存量分别超过1500家、1200家和500家,“中轴”辐射带动潜能持续释放。从新增企业数量来看,2021年全区新增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中,南宁市新增量占比59.88%,引领作用显著,其次是桂林、柳州,新增量占比分别为13.14%、7.61%,表明中轴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二)数字经济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对企业登记数据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全区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的企业约有3175家,占企业存量的比重约为21.87%,对比其他西部省区的同规模企业占比量,例如,陕西40.39%、四川32.97%、贵州30.19%、云南26.42%,广西处于中等水平。注册资本在100万至1000万之间的企业超9000家,注册资本在100万以下的约2000家,两者占比超78%,说明我区数字经济领域以中小型规模企业为主导的总基调基本保持不变,中小型企业是推动我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企业规模变化来看,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的数字经济企业整体数量从2020年的1405家增长至2021年的3175家,增长率高达125.98%,表明我区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大型企业数量不断攀升。

  (三)企业发展活跃度持续提升

  一是企业招投标活动数量大幅提升。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数12730项,较2020年增加50.58%。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企业接近800家,较上年增加约80%,在西部地区排名第2,仅位于四川省之后,说明我区数字经济企业实力不断提高,技术和服务竞争优势更加突出。二是企业投融资活跃度明显上升。我区数字经济企业与其他地区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性不断提高,除了广东、北京、上海3个长期保持高度合作的发达省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川等地区与我区合作投资关系也愈发密切。其中,四川、贵州、山东是我区数字经济企业的主要资本流出地,在当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较多,表明我区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企业投资动力不断增加。三是企业创新动力持续加强。2018—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从600余户增至1300余户;研发投入费用持续增长,金额从12.9亿元增至26.5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7%,表明数字经济企业创新意愿强烈,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多新动能。从专利申请情况看,2021年,南宁市数字经济企业专利申请量最高,占全区的34.3%;柳州市专利新增速度最快,从2020年的807件增至2021年的1757件,增速达117.72%。柳州市作为我区工业中心,产业基础雄厚,一批传统制造龙头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新突破,融合创新应用成果丰硕。例如,广西移动联合广西钢铁、华为公司的“柳钢5G+智慧工厂亿元级标杆应用落地项目” 获得2021年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标杆赛银奖;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的“商用车制程质量APP管理平台”入围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

  (四)企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化建设,共建成十大数字经济园区,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钦州。各园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产业基础,成功吸引众多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如,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信创产业,力争构建集基础软硬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信创“全产业+适配”链条,目前园区累计完成签约企业80余家,总投资约58亿元,预计带动就业人数3750人;钦州华为数字小镇是全国首个5G华为数字小镇,以发展数字经济为目标定位,重点围绕云计算、通信管道、智能终端设备等大数据产业领域,目前小镇累计落户数字经济关联企业超过200家,包括华为、金蝶软件、泛微网络、必爱旅行、斗方云等。2021年年末,柳州市车联网先导区一期一阶段项目进入建运并行阶段,建成全长约50公里的智能网联城市道路、快速环路,成功吸引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等8家车联网生态企业落户柳州,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效应。我区“一核一轴”的数字经济集聚格局进一步加强,推动构建百花齐放的广西数字经济生态。


  二、经济基础环境稳中向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宏观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21年我区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工业生产、市场消费加快恢复,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升。全年全区生产总值超过2.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两年平均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创23年来新高,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4.8%。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93.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5.2%,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4.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6%。“三企入桂”工作实现新突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00亿元,增长17%,电科云(桂林)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钦州港创智睿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为促进我区产业经济发展贡献新力量新动能。

  (二)多项利好政策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自数字广西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多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利好政策和指导文件陆续出台,为我区数字经济全力全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0年发布《加快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给予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一定的奖补资金,鼓励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做大做强。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算力载体和能力底座,我区相继印发《广西“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实施方案(2020—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重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文件,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步入“十四五”,《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2021年修订版)》围绕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资源流通、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海洋强区等方面新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八大重点任务,结合《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明确的40项具体任务,为推动我区建设成为西部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发展高地指明方向。

  (三)数字经济整体水平保持稳步提升

  2019—2021年,我区数字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9年数字经济总量6593亿元,占GDP比重31.05%,提前一年实现《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的“到202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0%”目标任务。2020年全区数字经济规模步入新台阶,数字经济总量首超7000亿元大关,达7267亿元,同比增长10.22%,占GDP比重3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3%。2021年,全区数字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数字经济规模预计首次突破8000亿元,增长10%以上,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部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高增速发展,重点领域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增速排全国第二。智能制造、电商经济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亮点,智能制造企业存续数量持续增加,电商交易额成倍增长。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布局,5G基站和用户数持续攀升。2021年,信息网完成年度投资361.29亿元,同比增长近30%;新建设5G基站2万座,5G用户突破1700万户,首批1000个“黄金频段”700MHz的5G基站建成开通。


  三、四大短板制约广西数字经济企业发展

  (一)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仍需提升

  5G使能千百行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座,我区累计建成5G基站4.2万座,在全国占比2.95%。相比四川(6.6万座)、贵州(5.33万座)、云南(5万座),我区5G基站规模相对较小,基站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总量不高,目前全区已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仅2个,在建数据中心超40个,但实际投入运行使用的数量较少。四川在用数据中心已达110个,广东仅广州一市就拥有二级节点15个。相比之下,我区数字基础设施总体水平相对薄弱,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驱动能力亟需提升。

  (二)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目前我区数字经济企业中,中小微型规模企业占比接近八成,其中九成以上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受疫情影响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尽管我区已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放贷款、搭建“银税互动”平台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融资环境也得到不断优化,但造成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企业自身实力弱、创新能力低、缺乏技术硬本领,这是导致其在市场中站不稳脚跟的关键原因。二是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准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差。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信誉度,从而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三)数字经济领域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广西数字人才数量少、质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尤其缺乏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根据广西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分行业门类看,广西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222668元/年,但这仅是全国同行业同类型职位平均工资的0.66倍。截至2021年底,广西数字经济领域平均薪酬为8140元/月,较重庆(10556元/月)、四川(10440元/月)、西藏(9300元/月)等还有一定差距。薪酬水平低的问题一直是造成广西“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广西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较小,水平较低,就业结构相对单一,缺少平台型龙头企业,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驱动能力不足。与拥有更先进高新技术和更丰富高端岗位的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区数字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相对欠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四)数字经济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加大降费优服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但调查发现,企业的实际获得感并不强,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地效果不显著,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尽管已出台的政策内容和框架比较全面,但由于各部门间缺乏有效联动、未形成政策合力,导致落地实施效果不达预期。并且,政企沟通欠缺,企业对政策知晓度不足,导致惠企政策落地慢。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2021年中国城市营商软环境竞争力排行榜中,广西仅有南宁市进入前50名,排在第39位,其次是桂林(第58位)、柳州(第90位)。南宁作为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但相比于重庆(第16位)、昆明(第29位)还有明显差距。可见,广西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对策建议

  (一)全力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高质量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障。要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和宽带网络、物联网网络覆盖范围,形成广覆盖、大容量、高速率的网络体系。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运维和改造,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数字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吸引力。加快构建普惠便民的社会服务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等公共设施智能化转型,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注重数字领域基础核心技术研究。强化数字经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企业与研发机构搭建交流互动、合作创新的平台和空间。二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融通聚合,强化企业创新成果保护。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创新活动需求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金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多链互动、高效协同,依托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激励企业提高硬实力。

  (三)强化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人才引进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深入开展数字人才调查研究,了解数字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通过打造产业优势、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多方面保障性条件来吸引数字人才。二是加强各层次人才教育培养。加强高层次平台载体建设,聚集更多能引领和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发挥企业在综合型数字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综合型数字人才内部选拔培养体系和人才开发投入体系。提高高校数字人才培养能力,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为数字经济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四)全面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一是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和要素环境,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机制,归集整合、开发共享公共信用信息,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直接融资等支持。二是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定期与企业面对面协商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并依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三是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强化数字治理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探索数字经济监管新模式,推动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执笔人:龙珑、常伟蔚、张筌钧、谢燕、李静、黎尧、叶圣衔、熊祖雄)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